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学科。是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 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本期本版主要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心理知识。

 

依恋和内部工作模型

/中国心理学家网

 

1、依恋的定义

在人的生命全程中,个体总是带着各自的社会交往经验以及各自理解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模式加入到新的社会关系中去的。资料显示,在孩提时代,马家爵没有受到来自父母的必要呵护,已经有了三个孩子的马家父母根本无法给这个最小的孩子以过多照顾。马父性格内向,一生为家庭生计操劳奔波。马母倒是能说会道,但她必须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家务事上。据马家爵母亲回忆说,他的身上没有其他同龄人的好动,从不无理取闹或像很多小孩那样要这要那,唯一的兴趣就是一个人坐着,很少出去玩。可见,马家爵在儿童时期可能没有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而且这种不安全依恋对他日后的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在Bowlby看来,依恋是一个持久的情感联结,具有这种联结的个体倾向于寻求和维持与特定对象的亲近关系,特别是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并可以通过依恋行为表现出来,如婴儿总是间歇性地寻求亲近或者与依恋对象接触,尤其是在受到惊吓、生病、疲劳或者处于其他应激状况时。儿童表达的依恋方式还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开始阶段可能更多的是以依附、追随等行为来表示,随着慢慢长大以后,可能更多的是去寻求赞许或是注意。

2、依恋的内部工作机制-依恋内部工作模型

Bowlby用一个与母亲或与其依恋对象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来解释依恋的内部工作机制。作为依恋理论核心概念的内部工作模式为理解依恋行为的发展提供了方法,是依恋研究工作的进步。婴幼儿早期的依恋体验将内化入自己的内部认知系统,产生对自己、他人及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表征,以帮助他感知事件、预测未来和制定计划,这一认知/情感性的构造就被称为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 (它包括两对互补的部分:自我工作模型及他人工作模型,概念化的工作模型(依恋关系的抽象规则)及具体的工作模型(依恋关系中的具体事件信息)(specific models)。其中,自我工作模型描述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的可得和敏感程度:他人工作模型描述的是自我是否有价值的、值得爱的和值得关注。内部工作模型经过反复使用,它就会以一种自动化的、无意识的方式进行工作。通过内部工作模型这个庞大的无意识过滤器,开始于婴儿-看护者关系的特殊模式将导致了涉及自己和社会的史抽象的表征的形成,从而建、V.起其他人际关系和社交经验,对自我的理解也建立了起来。模型形成,在个体遇到新关系或关系发生变化时,将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继续发展和演化。因此,内部工作模型可以看作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已有模型基础上,不断更新、逐步细化、螺旋上升的动态表征模型。

3、父母依恋和成人依恋

随着年龄的培长,个体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而不局限于父母-儿童关系。Bowlby强调依恋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终生现象。自从1987年Hazan和Shaver首次将成人依恋引入人格和社会心理学领域以来,成人依恋研究给亲密关系以及其他人际行为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研究发现,人类的依恋关系是在婴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但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挥着作用。其他研究者发现,成年个体同亲人、朋友、伴仍等亲密对象也能形成来自早期母了?间存在的依恋关系。成人在亲密关系巾也会出现接近维持、分离焦虑以及将对方作为安全庇护所和自探索的安全基地等依恋行为模式。

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是理解人的一生中依恋关系形成的搞础。个体对看护者和其他重要他人的基本社会期望表征从第一年开始建立并逐步精细化。过了婴儿期后,年轻的个体在与他们的主要依恋对象的交往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内部工作模式仍旧主导着依恋关系。这些内部工作投式调节、解释和预测依恋对象的行为、思想和情感,也在调节、解释和预测与依恋关系有关的f j我的行为、思想和情感。

那么,内部工作模式是在所有关系中都普遍存在,还足只在特殊关系中存在?内部工作模式只是一个有组织的层级结构,是否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递进模式?很多研究者都对此进行了探讨。综合现有的研究,大致可归纳出以下几种可能的内部工作模式。

类型一是以父母-儿童关系为模版的简单依恋模式。在这种依恋模式中,婴儿期建立起的内部工作模式模板非常牢固,在人的一生中,母亲或者父亲始终是个体的最主要依恋对象。类型二是以恋爱关系为基础的成人依恋模式。依恋理论中的一个中心发展性假设即是早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随后恋爱关系模式的原型。在婚姻中,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变得精细的同时,大多数夫妻间建立起了恋爱依恋关系并形成了新的依恋对象,且成人期的恋人工作模式的功能与婴儿期的很相似,不同的是成人的依恋行为系统是有交互作用的,在伴侶之间的依恋角色会经常迅速发生转变。婴儿--看护者之间的纽带特征,如“维持亲密”、‘‘抗拒分离”、“安全基地”和“避风港”,也同样适用于大部分婚姻关系和已有承诺的恋人关系,成人间的依恋关系通常还会提供多种多样广泛的其它机能,如同伴友谊、共享的目标与经历等。第三种类型是以友谊关系为基础的成人依恋模式。这一时期,父母是个体固有的依恋对象,朋友是被激活的依恋对象,并且模板在成人期的功能与婴儿期的很相似。随着理论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有证据表明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个体会形成不,的有组织的层级模式。ColHns & Reac提出了意义更广泛的第四种内部活动模型,即多水平工作模型(multiple working model).该模型认为,个体的内部活动模型是分层次的,以婴儿期建立的母子关系为模板的一般化模式在最顶层,某特殊类型的关系模式(如家庭成员、同伴)在中间层,具体关系模式(如父亲、配偶)在最底层,也就是说成人可以形成多重的依恋关系。这时,父母、同伴和挚友、配偶等都是处于激活状态的依恋对象。

 

依恋风格和依恋维度

/中国心理学家网

 

1、依恋风格三类型到四类型

一些偏重成人亲密关系研究的学者习惯用“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s)”的术语,即通过先天依恋行为系统与特殊依恋经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预期、需要、情感、情感调节策略和社会行为的系统模式。内部工作模式被认为是依恋风格的内化,以一种类似其他社会认知结构的方式运作。在多数情况下,长期形成的依恋风格与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具有互通性。

依恋风格的分类系统最早由Ainsworth提出。根据陌生人情境法,儿童的依恋风格被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三种。Hazan和Shaver (1987)进一步将Ainsworth的分类系统应用到了成人依恋风格的描述中。随着依恋研究的深入,后来的研究者发现,上述三种依恋类型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依恋模式,不少研究都指出第四种依恋类型——泡乱型的存在。成人依恋研究者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将回避型依恋风格又分为恐惧-回避型(fearful avoidance)和拒绝-回避型(dismissing avoidance)  两类。前者的回避行为目的在于避免对方的伤害或拒绝,而后者的目的则在于保持自我信赖感和独立感。研究者通过各种方法证实了四种依恋类型的存在,依恋风格从三类型发展成了四类型。

 

2、依恋类型说到依恋维度说

尽管依恋类型说成功地描述了依恋风格的个体差异,但在很多情况下某些个体并不能被准确地归入某个类型,而是落在了类型与类型之间。因此,以Fraley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依恋风格背后潜在的内部工作模型维度在描述和预测依恋风格的稳定性及个体差异时更具优势(Cassidy, 2003)。依恋研究者对内部工作模型的潜在维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Bartholomew等(1991)指出,内部工作模型包括自我和他人两个维度,并指出二者是内部工作模型中彼此独立的两个维度,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Fraley和Brennan等从情感调节的角度提出了另一维度模型,包括焦虑和回避两个维度,其中焦虑即对被对方拒绝或抛弃的担忧,回避则指对他人的亲近或亲密接触的回避(Fraley&Shaver,2000)。Brennan等研究者通过分析依恋的自我报告资料也一致证实了上述两个维度的存在(Zhang&Hazan. 2002; Fraley &Brennan. 2000) =如上所述,依恋风格的类型模型和内部工作模型的维度模型虽然同是描述依恋风格的个体差异,却是两种全然不同的研究思路。然而,两种研究思路并不矛盾,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依恋类型可被置于内部工作模型的维度空间中(Collins, 1996; Mikulincer, 1995; Mikulincer, 2005)。研究发现,三种依恋类型与自我-他人维度模型和焦虑-回避维度模型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Bartholomew等研究也发现,四种成人依恋类型是积极自我和消极自我、积极他人和消极他人交叉结合的结果:安全型个体有积极的自我和他人模型,专注型个体有积极的他人模型和消极的自我模型,忽视-回避型个体有积极的自我模型和消极的他人模型,恐惧-回避型个体有消极的自我和他人模型(Bartholomew etal, 1994)。此外,研究发现,内部工作模型的两种维度模型也存在着明确的对应关系:焦虑维度的高分反映着消极的自我模型,回避维度的高分则反映着消极的他人模型;自我维度与依恋焦虑有正相关,他人维度则与回避有高的负相关。

 

必书架   

 

《儿童心理学》

作者:

<>谢弗著,王莉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介绍儿童心理学的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行为发生发展的科学。心理学家力图描述和解释儿童的行为及其变化发展方式。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有了长足发展。本书的语言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即便没有任何心理学知识的读者,也会饶有兴趣地从头到尾读下来。

本书回答了近些年来家长、老师和社会都广乏关的儿童成长方面的问题,比如: 有没有一些正确的抚养孩子的方法? 如何九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孩子的哪些问题是家长和老师需要了解和矫正的?儿童每天应该看多长时间的电视? 能够从儿童期的行为预测长大后的智力

? 等等。

 

上一条:巴纳姆效应
下一条:心理学常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