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素养,探索艺术表达与心理疗愈融合的创新实践,4月18日,由党委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布里生花·扎染疗愈”辅导员减压沙龙在南山书院举办,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国军及来自各学院的20余名辅导员参与其中,在非遗技艺中释放压力、激活心灵自由度。
活动中,艺术学院江老师通过“捆扎技法示范”、“自由创作体验”两个环节带领参与者开启沉浸式艺术疗愈之旅。辅导员们通过折叠、捆扎、浸染等步骤,将棉布转化为承载个人情感的艺术品——螺旋纹路诉说焦虑的消解,层叠蓝白映射思绪的沉淀,意外晕染的色彩交融则成为突破常规的惊喜注解。
“扎结时的专注让我暂时放下了工作待办事项,拆开布料瞬间的未知感特别治愈”,“扎染就像处理学生矛盾,本以为会杂乱无章,静心梳理后竟呈现出独特的美感”,“选择扎染作为载体,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因其制作过程中天然的冥想属性——捆扎时的专注力训练、拆解时的情绪释放、成果不确定性的接纳,都与心理调适技术深度契合。”活动现场持续迸发欢声笑语,完成的作品悬挂于"心灵树"艺术装置上,形成流动的情绪景观。
本次活动作为"5·25心理健康月"特色项目,创新地将非遗文化融入心理育人工作,既为辅导员搭建了减压赋能平台,也为后续开展学生艺术疗愈团辅活动积累了实践经验。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把这份"心灵手作"的感悟转化为更有温度的学生工作方法,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后续中心将持续开发陶艺疗愈、音乐疗愈等特色项目,为师生构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上一条:我校举办首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展演大赛
下一条:重庆日报报道我校“AI赋能团辅活动 创新心理育人模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