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走出心理舒适区 赵霞/摘)


心理学上有个“心理舒适区”的概念,指的是人们习惯处于一种感到熟悉、驾轻就熟的心理状态。一旦超出这些模式,面对新环境、新事物、新挑战时,内心会从原本熟悉、舒适的状态进入到紧张、担忧,甚至是恐惧的状态。
    日常工作中也存在“心理舒适区”现象,沉溺于这一“舒适区”的人,往往在思想、学习和工作上会表现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这种现象在干部队伍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例如,有些干部思想守旧,得过且过,在工作中“一杯茶水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纪律散漫,“磨洋工”、“突击应付”,甚至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思想,拈轻怕重。这种“心理舒适区”能让他们安稳过日子,但实质上无异于“温水煮青蛙”,将带来不好的结果。
    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安于现状,不敢或者不愿意跳出“心理舒适区”,其实是没有认清惰性带来的危害。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这影响干部自身的成长,甚至会“传染”给周边人,削弱整个队伍的形象与战斗力;从推进重要工作的角度看,这会危害到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导致新老问题不断堆积。因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心理舒适区”是当前干事创业的“绊脚石”,必须自我警醒,勇于跳出“心理舒适区”。
    跳出“心理舒适区”就好比向自己“开刀”,既需要自我突破的勇气,也需要讲究一些方法。解决思想上的惰性,就应该主动加强学习,以学习知不足,以学习补不足,以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岗位业务能力,努力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通过学习,不断发现“短板”,补齐“短板”,积极加入“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行列,适应“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新常态。
    跳出“心理舒适区”,还必须主动创新,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有创新的精神,才会有创新的作为。事实证明,经济社会要发展,必须靠创新。党员干部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军人”,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头羊”,必须有敢闯、敢试、敢做的创新精神。
    “心理舒适区”犹如束缚干事创业的“茧”,我们的干部不能作风懈怠,思维钝化,止步不前,必须“破茧成蝶”,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上一条:马太效应
下一条:我的同学爱迪生

关闭